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英语作为工具和什么行业结合会更有不可替代性?

时间:02-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36

英语作为工具和什么行业结合会更有不可替代性?

点击预约系列直播「惊奇智库预科:通识学科最小认知」本期答疑船长讨论了关于「英语作为工具真正的价值」,关于「本科如何规划未来的学术生涯」,关于「难以自行习得的学科」,以及大多数人的通病:「想和做何者先行」。答疑以来,船长解答的所有困惑、给出的所有建议,都不过是将站在原地的各位往前推一把。真正想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大家走出去,去经历困难,去提出问题,去呼喊,去碰撞。只有经历才能让人认清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解决问题,毕竟人只能解决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问题。知与行,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知行合一又该如何实操?不妨来看看船长的建议。非常能凸显英语优势的一个场景就是:在某些国家你能谈成很多事。语言真正的作用无非就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一张入场券。入场券有很多,比如你的语言表达,你的经历,你会不会讲自己的故事等等。至于英语,你可以这么理解:它作为一个工具,和汉语是一样的。你想一想自己在中国的社会打拼的时候,口头表达有多重要,读过多少书有多重要,你的词汇量有多大有多重要——英语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你用汉语可以解锁这一大片人,用英语可以解锁那一大片人。发达国家就不用多说了,你是一定需要英语来交流的,以及很多事最终能谈成是需要人们面对面去聊的。那么如果你(直播连麦者)未来不做同传或者跟随翻译这种高技术类的工作,那英语对你来说真正有用的场景就是辅助你的主线业务。换句话说,语言只是工具,你想要到海外发展,还是需要有一个另外的事业。在这个基础之上,你要提前把自己当成老板去看待。比如你有进出口的业务,凭借你的语言优势,你可以自己去考察、去跟对方聊事情,你可以绕过所有的中间人,直接进入对方市场里去跟他们沟通业务,这才是真的利用好你的语言能力。如果将来打算以学术为业,肯定是要深造的。你(直播连麦者)本科专业是非基础学科,如果想成为学术体制中的学者或者是教授,也就是走学术体制这条路,你就需要「洗终学历」——把当下的学术背景洗掉,重新进入到学术共同体里面。脱离当前的学术环境,继续深造,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去——在国内几乎只有一种选择,就是通过读研究生换一个学校;另一种路径就是海外留学。经济条件有限,就做好去欧洲的准备;如果去美国,基础学科当中数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可能会好申请一些,或者说你大概率可以拿到 STEM 专业( Science,Math,Engineering,Technology)的奖学金——基本都是数理工类的,人文社科方向几乎都是需要自费的,竞争也更激烈。通识类、人文类、社科类的学者之路竞争更激烈的原因是,当下世界经济进入到「滞涨期」,全球学术界都在对文科和社科收紧预算,所以你需要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去争夺剩下的学术资源。比如湛叔,如果他能早几年毕业的话,以他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的身份,可能会有更多让他怦然心动的岗位。但是从 2016 年开始,美国大学就开始大幅削减对文科和社科类的预算,更多地把资源投到 STEM 学科上,也就是理工科上面。总之一个大的逻辑:锚准某一个方向,到学校官方网站上去看对应项目的申请条件,然后开始反推——根据申请条件,去衡量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你要准备什么东西,要花多少时间、攒多少钱等等。而决定了要走这条路,就要做好过独木桥的准备,因为一定要在学术上有比较深的造诣,你才有可能得到学术体制的认可。我想提醒你的是,这条路不容易,希望你不忘初心。综合性的实践学习确实是需要有人指引的,而且走不了形式化学习这条路。对我而言,靠自己力量学不会的是技术类学科。其实我认为理论上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动力,并且足够不拖延,那么所有的学科都是能够自己学会的。但是技术类学科一方面需要肌肉记忆,另一方面它的使用场景或者说需求是更多依赖外部因素的,它不像比如说语言,我既真心热爱,又会日常使用。换句话说,技术类学科我认为它是重要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享受,它会消耗我的精力,那么我就需要有一个人,或者是机构等等之类的,帮我把学习过程中的痛苦承接过去。比如我学 Python,理论上看着视频跟着一步一步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到了一定阶段,还是需要身边有一个人来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我有问题就不去查了,可以直接问这个人,然后单独付费,类似私人咨询这样的。其实还是说到问题意识,只不过在技术领域去发现很具体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会消耗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我真正的问题是利用技术最终去解决的那件事,那么前期关于具体的技术学习和操作我就不想再体验发现问题的这个过程了,我想把这个时间省下来。其他的基础类学科我倒不觉得有什么是必须有一个领路人的,换句话说,但凡是大学里面已经被拆分完的学科或者说学问,理论上讲都不太需要领路人。需要有人指引的可能更多的是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比如如何创办企业这种事情,没有领路人确实会很难。所谓「领路人」,不一定指的就是你有一个师父,带着你去创办一家企业。创业是一件综合性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地去跟别人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很多自己很不喜欢的人,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听,比如有很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本身可能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大多数其实为人都很张狂、很自以为是(哈哈)。总之如果你真的想学会「市场中的生存之策」这样的学问,还是需要主动拜一些非形式的「师父」的。比如不同的投资人,从财务模型角度、投资逻辑角度,他擅长短线投资还是长线投资,他们对你当下做的事情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给出的建议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企业家,那么他是销售导向的还是研发导向的,是市场导向的还是品牌导向的,都不一样,他们给出的建议也都不一样。这些人的观点的碰撞,本质上就是不同的「师父」在将你往不同的方向拉扯。这个拉扯的过程会让你很痛苦,但是没有他们的拉扯会更痛苦,因为你会一直原地踏步,破不了局。其实是先输出,然后才形成体系。系统输出是一个结果,或者说你(直播连麦者)所谓的「想法很散」是一个结果,它不是原因。你现在想的还是比如说 Windows 的文件夹,你认为要先把文件夹之间的逻辑搞清楚,然后才能把各种文件分别放进去。当然我们的生命从整体上来看是这样的——厘清逻辑,分别归类——但问题在于,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管用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想法都是散点,只有先开始输出,散点记录得越来越多,然后你会在这些散状的点里面看到一个 pattern,也就是你想找的那个逻辑,在此基础之上最终才能形成体系。你可以把你的只言片语和灵光一现理解为一个一个的卡片,正面是你的想法,背面是它的 reference,这些可能只有你自己能看得懂。慢慢地卡片积累得越来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本来是随机的几个卡片,你会发现它们放在一起就像神经元一样点亮了一片——它们就共同构成了某个东西的 document。这个 document 指的是,不需要上下文,仍然能够让别人理解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或者知识;原来的那些散点是不行的,它只有你一个人能看懂,它需要上下文。所以只有像这样从底下往上构建,从一个个的散点构建到 document,然后最后才能构建出 a project,a book,a school of thought 等等, 其实就是一个涌现的过程。如果万事都要想好再去做,或者说都整合了再去做,就本末倒置了,你只有先去做才有可能整合。「想好了再去做」有一个隐藏假设,就是「想好」这件事比做要容易,但实际上不是的。「想清楚」这件事比做要难,做是容易的,在做的过程中你才有可能想清楚。不去做你连问题都问不出来,谈何「想清楚」。扫码加小雅免费领取孤阅公开课兑换码观看更多船长的认知狠货点击【预约】系列直播「惊奇智库预科:通识学科最小认知」▼ 2 月 13 日(周二)21:00-23:00 ▼▼ 2 月 20 日(周二)21:00-23:00 ▼编辑、排版:雅婷诸位孤独的阅读者们,大家好。由于公众号推送规则的调整,很多读者可能无法及时,甚至难以再看到孤阅的推文了。对此我们非常遗憾。如果你还愿意继续和孤阅保持联系,希望能将孤独的阅读者公众号设为星标,或者时常点开推送、在看、留言、转发等等。谢谢你来,希望我们能一直敢于知道。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